招生考试网
 招生考试网 - 2010年高考 - 分省高考动态 - 辽宁高考 - 正文

 
名师指导2010年辽宁高考物理试题答题技巧
来源:半岛晨报 2010-5-16 21:10:57 【字体:小 大】
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中高级物理教师,大连市优秀教师、市级骨干教师,东三省物理学会理事、辽宁省物理学会理事,大连市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理事、大连市物理学科高考指导组成员

 



  【名师档案】李嘉:

  大连理工大学附属高中高级物理教师,大连市优秀教师、市级骨干教师,东三省物理学会理事、辽宁省物理学会理事,大连市高中物理名师工作室理事、大连市物理学科高考指导组成员。

  一、提高审题技巧

  审题是求解物理问题成败的关键:1.对关键词句,题目所描述的物理情景,各限定条件,挖掘其中的隐含条件。 2.画好草图,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过程,把问题具体化、形象化。 3.变换角度等价转换模型,有些问题,就题论题很难求得结论,此时应马上变换思路,转移研究对象、物理状态和物理过程,加强相似物理情景间的联系,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。 4.审题要仔细,不能受思维定式干扰。

  二、先易后难一气呵成

  试卷到手后,利用动笔之前的几分钟迅速浏览一遍试题,做到心中有数,本着“先易后难”的原则,确定科学的答题顺序,尽量减少答题过程中的学科转换次数。高考试题的组卷原则是同类题尽量按由易到难排列,建议大家由前向后顺序答题,遇难题不要纠缠。当然有剩余时间检查固然很好,但多年实践证明:许多考生在最后时段中检查前面的试题过程中很难找到错误,在相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,很难克服原来形成的定式思维,因此我主张争取一遍成功,再尽量用一点剩余时间进行收尾。这样既提高了解题速度又能加强审题意识。

  三、合理分配时间

  物理共8个选择题,一道实验题,两道计算题和四道选做题(4选1)。选择题的时间应控制在20分钟左右(即平均2分钟多一点一道题),实验题应10分钟左右,两道计算题应20分钟左右,两道选做题10分钟左右,这样用在物理上的总时间应接近1个小时。答题时为提高效率,允许先放弃一两道较难的选择题和计算题,在题卡上做标,率先把效率最高的题目做完整。试卷难、中、易分数分配约为2:5:3,答题时要力求慢开始,早入境,快答题,稳结束。要按照由先到后和先易后难的原则答题,前者符合考生的做题习惯,后者有助于稳定考生的情绪,使考生能够进入良性竞技状态。要学会合理分配答题时间,要敢于放弃,拿到该拿的分。对思路清晰,计算量过大的计算题,时间不够时可只答物理过程、相关的表达式、再代入相关数据即可,舍弃结果分,做到抓大分放小分。选做题一定要做好,选做题难度一般比较小,所以在选做题上应保证不丢分,设想,别人都能拿到的分自己都没有拿到,恐怕难得高分。

  四、注意解题规范

  我们在解题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规范,1.书写表达的规范,是提高高考成绩的一种有效途径。不要为了节省时间,在解题时只剩下光秃秃的几个公式和结果,题目的分析、解题的中间过程全无,这样的状况在评卷时是要扣大分的。要力求做到会而对,对而全,全就得满分。 2.思路规范,分析问题时不能省略一些基本的步骤,养成规范的思维习惯。考生自己引入的符号应说明它代表哪个物理量。解题时最好用常规方法,如果所用方法比较特殊一定要有详细的说明,以便阅卷老师能理解你的解题思路。 4.尽量不要空题,不会做的,按步骤尽量去解答,努力得好步骤分,关键时候“滥竽”也是可以“充数”的。

  五、正确面对新情景新素材中的新问题

  考题中肯定会出现一些新情景的新问题,这类问题的特点是:“立意新,难度不大”,“起点高,落点低”。这类应用物理问题用到的是最一般最基本物理规律、方法,是比较容易发现突破口,找到落点的。不要一眼看上去认为是“新题、难题”就畏难而放弃,要知道“难题”也可能只难在一点,“新题”只新在一处。对同学们普遍感觉为难的实验题,都属于新题型。其实这类问题都能在教材中的学科内容、演示实验、分组实验、做一做中找到其影子。例如:多用电表的使用,有多种变数,本年度应格外关注。

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


 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最新文章
热门文章